西元二〇一九年二月九日
苗栗儒志光棧
心儒先生慈悲結緣日 第一次
心地光明了,心無死角了,才能夠達到見自本性
修行,其實就像喝一杯水一樣。我叫你們天天喝飲料,你們受得了嗎?天天喝汽水,受得了嗎?天天喝外面的果汁、飲料,可以嗎?不行!為什麼?除了味道會喝膩之外,還有呢?有的飲料有化學添加物,會傷身體的,明白意思嗎?
就像你們執著感應、執著認為自己修行很厲害,然後天天追尋著很多很多刺激的事情,讓你們覺得:「啊!那個很刺激!哇!很有感應、很有感覺!」你們要知道,佛陀在《金剛經》裡面慈悲什麼?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」,是什麼?「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「如來」不是如來佛的意思,是你們的自性如來;你們今天修道、追求真理,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什麼?解脫生死!解脫了,才能夠叫做佛。
明心見性,解脫生死,為什麼聖人不說「見性明心」,而是說「明心見性」?明心是什麼?「明」就是光明的意思,也就是心中沒有傲慢、自大、狂妄…種種負面的心念、負能量的心念,當心地光明了,你才能夠達到見性。所以如果一個修行者,時常存著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還有恨…種種的心念,甚至還愩高我慢、自以為是,連基本的「明心」就沒辦法了,談何「見性」呢?明白意思嗎?
我們修行的目的,要自覺,然後覺他!你心地光明了,你自性光明了,「明」就是沒有黑暗,你的心無死角了,你才能夠達到見自本性,這是有次第的。所以《大學》裡面,是不是說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,才能夠叫修身?你們連這點基礎都沒打好,怎麼會叫修道呢?
當一個人的杯子滿的時候,是倒不進東西的
「格物」是格其物慾,就是格除貪慾、貪嗔痴,格除你自己人心的劣根性、脾氣、毛病,還有你自己的什麼?我執,因為當一個人的杯子滿的時候,它是倒不進東西的。所以為什麼孔老夫子,祂「入太廟,每事問」?這個意思是什麼?是孔老夫子透過到太廟去,祂虛心學習。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,這個人有沒有在修道?還是只是一個宗教信仰者?修道跟信仰是不一樣的,明白嗎?
「修」是什麼?就像有人說要去修臉、修眉毛,為什麼要修眉毛?因為眉毛長得歪七扭八的,是不是?那「修」是什麼?就是把歪七扭八的心,把貪嗔痴、我慢…種種負面的心念,透過我們的省禱聖道和煉心口訣,把它修除掉、把它淨化掉,你才能夠展現你的自性力量!
一個見性者,心若太虛,沒有任何執著,就像空氣一樣
我問你們,濟公活佛恩師祂在宋朝修行的時候,祂有沒有持咒、誦經、參禪、打坐啊?祂有沒有說祂自己是佛?(學員:沒有)但祂見性了!祂見性了之後,結果妙法無邊!然後有學道術的那些宗教徒,要跟濟公活佛恩師鬥法,結果鬥得怎麼樣?為什麼他們全部都失敗?
我們比擬「有無」來講,一個見性者,祂的心若太虛,祂沒有任何執著,就像空氣一樣;我問你們一件事情,「法」就像繩子,是「有為」的,對不對?自性見性之後,是「無為」的,祂就像虛空一樣、像空氣一樣;你們拿繩子天天鞭打空氣,有沒有效果啊?綁得了空氣嗎?所以一個見性者,甚至解脫生死了,祂是不受五行所拘束!你們很多人以前都下錯功夫在修有為法,自認為自己解脫,若還在有為法當中,怎麼可能會成佛成聖呢?是不是?
古之聖人在各宗教經典裡面,都告訴我們要格其物慾,去其人心,然後達到什麼?至善的境地。為什麼不叫善的境地,而叫至善?至善,又超越善惡的對待了,知道嗎?所以《清靜經》裡面就告訴我們了,「清靜」真正的意思是什麼?不是腦袋空空如也,是什麼?是去除你的人心,掃你的三心跟四相,你們從這下功夫,你們就會展現。
十法界由心生,心的境界到哪裡,你就到哪個境界去
我們很多學生,他們修煉了一陣子之後,就產生了妙智慧,所以從這個方向走,這才叫做正道,不是修左道旁門,明白嗎?什麼是左道旁門?我上課時常跟各位講,一切離開以明心見性為依歸,然後告訴你們要執著在自我的愩高我慢、自以為是或是狂妄自大,或是在修法當中,有一點小小的成就,在那邊沾沾自喜,那就是左道旁門!要小心,那是入魔道的種子!
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當時要成佛之前,所有的天魔都現身要對祂如何?就是變化各種境界,要讓釋迦牟尼佛如何?起心動念,然後敗祂的道。結果釋迦牟尼佛怎麼樣?心念如如不動!所以魔,奈祂怎麼樣?奈祂沒辦法。最後釋迦牟尼佛自性之光普照,群魔就退了。
所以各位,釋迦牟尼佛祂這個案例,就在告訴我們如何退魔啊!魔,有什麼魔?貪嗔痴的魔,還有呢?我們人的內心,灰暗的極致所顯現出來的,就是魔。人的心有什麼負面的念頭?有貪魔,聽過嗎?嗔魔、痴魔,就是像魔女,還有呢?很多!人的心中,良善到極致是什麼?佛!是不是?所以十法界為什麼由心生?你心的境界到哪裡,你就到哪個境界去!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