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-經典語錄《道德經》(39)為腹章第十二(三)

西元二○○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《原文》

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聾;五味令人口爽;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;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《心儒慈語》

  現在我雖然是叫各位不要修苦行,因為現在時代不同,不用修苦行,但是也不是教導各位要太注重物質化的享受,不是要各位這樣子,而是我們的心是安住在什麼?追求真理,就是培內德心性上,然後對外在物慾之享受,我們盡量減低。你們要知道,任何慾望的展現都是什麼?煩惱的源頭,你們要切記這一點,任何一種深層慾望的展現,都是一切煩惱的源頭,所以你如果今天減少了很多慾望的享受,自然煩惱就減少,你的心就不會被外在這些境界所綁,你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,這樣明白嗎?

  所以老子講的就是這個重點,這一句話的重點是什麼?聖人為腹不為目,注重心性內德之提升,不注重外在物慾之享受。今天你注重外在物質物慾之享受的時候,你的心就會被外在這一些所綁,你無法做你自己的主人,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啊!

  所以故去彼取此,什麼叫去彼的意思就是說注重耳目、注重什麼?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、難得之貨的這些外在的物慾之享受,去除掉這一些,看淡、淡泊掉這一些,然後注重什麼?注重發揚德性。取此是什麼?注重修煉心性,注重提升心性之功夫,注重培內德之功夫。所以老子講了很重要的一點,如何成聖?如何往聖人之道走?就是不注重外在這一些物慾之享受。

  所以各位,我們檢視現在很多宗教,讓你們又注重什麼?五色跟五音、五味,是不是?廟要蓋得多大間喔!多富麗堂皇喔!在比較這個,比較我的菩薩像要多大尊!注重這些五色、形形色色,執著這個形相啊!然後注重我廟要蓋多大間、信徒要多多!都注重在這些外相。可是老子講,聖人之道非是如此,是要注重內德心性之修為。

 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要給各位這些東西?因為這些東西會妨礙你們本性的清靜,追求這一些廟蓋的多多、信徒多多,或是道場多大、蓋得多富麗堂皇像皇宮一樣,各位,這只是凡夫俗子的看法,可是聖人並非是如此,聖人是注重什麼?注重內德心性之修為,並不是在於外在這一些廟宇殿堂有多大,所以各位明白這個道理,然後要去救一切的眾生啊!他們心還執著在這一個地方。

  我時常跟各位講,佛陀當時的精舍到哪裡去了?你們知道佛陀那個時代,也有一些有錢的王子供給祂精舍,蓋了一些精舍給祂為弟子說法;可是我問各位一件事情,你們再回到印度去看一下,當時佛陀的精舍到哪裡去了?早就不見了,甚至連佛陀祂成道的菩提樹,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,連佛陀的身體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,對不對?佛陀當時的肉身留下了一些舍利子沒錯,可是全身其他的骨頭,有的早就不見了,可是為什麼今天佛陀能夠流傳千古?不是因為那一些外在形式的東西,不是因為佛陀的肉身,是因為祂講的真理、教法、智慧、德性,因為這樣子,所以佛陀方才流傳千古。

  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學生弟子們都要明白這個道理,透過「省禱聖道」,認真的修煉你們的心性,以真理、智慧來救渡眾生;然後我們不注重外在之表相。引導眾生的重點是什麼?我一直非常強調這個重點,引導眾生的重點是什麼?就是啟發眾生的菩提心念,讓他們能夠明白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本是妄心,透過心性的修煉,透過「省禱聖道」跟「煉心口訣」的修煉,把人心、我相、我執給去除掉,這才是引導眾生、渡化眾生的最大的真實涵義,不是引他們進來信仰某個宗教的理論跟學說,或是得某個宗教的法,切記切記!一定要記住這個重點,如果沒有注重這個重點的話,很多時候,只怕我們在用另外一種方式誤導眾生啊!

  眾生離開追求這個世間凡夫的名利、權勢、富貴之後,結果他來到道場修煉,又是追求另外一種名利、權勢、富貴,各位,這個罪比當凡夫俗子追求名利、權勢、富貴的罪還更大,你們知道嗎?這個罪過是更大的,所以我們要明白這一些,但是我們強調的,不是要大家完全的沒有五色、五音、五味;不能去休閒玩樂;然後修苦行;不是這樣壓抑自己的,我今天強調的重點是什麼?老子所強調的,是內德心性的修為,並不是在於外在這些物質享受,不是這個,老子不是叫我們修苦行,老子意思也不是這樣,而是我們的心不再隨著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、難得之貨而怎麼樣?心盲心聾,甚至欲求不滿,甚至失去操守、不擇手段,為了達到難得之貨而傷天害理。

  老子要我們是這樣子,不是叫各位什麼?禁慾,也不是叫各位完全的都沒有慾望,然後修苦行,這樣子又是弦繃得太緊,就會怎麼樣?斷掉。你們當中有很多修行者,就是用這樣子修苦行的心態來修煉,結果壓抑自己,一直壓抑一直壓抑…,壓抑到最後弦斷掉,變成怎麼樣?心理變態了,心理變態了會變怎麼樣?就會變得太固執、太執著、太鑽牛角尖!那都是不對的。

  我們修煉者切記:不要替自己找理由跟藉口。很多修煉者都會這樣子:唉!我今天為什麼會這樣!因為怎麼樣怎麼樣…。各位,沒有理由跟藉口,只有自己反省提升了沒有?切記一定要明白這點!這是我們修煉者非常要注重的一門功課,絕對不能替自己的修為不夠精進找理由跟藉口。

  所以老子要我們為為腹不為目,要修煉自己的心性,注重培內德之功夫,不注重外在這些物慾之享受,這裡解釋的不是只有物慾之享受,外在的形形色色,好比在比較廟要多大,菩薩要多大尊,這個形相要多大,要多多的這些錢!就比較這些,心都隨著這些境轉,卻不是注重什麼?我是否學著觀音菩薩的慈悲之心念?我是否學著耶穌聖人犧牲奉獻之心念?我是否學著各教聖人祂們的精神跟風範、德性?上天要各位注重的是這一些,所以我們要注重內德修煉,不被外在這些所綁。

  故去彼取此所以我們要去除掉這些外在物慾的種種追求,然後把心放到一個重點,是什麼?就是培內德、修內德、修心性的功夫,心性的功夫是什麼?去除掉人心、我執、我相、執著之功夫,老子所強調的是這個重點。(下期續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