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-經典語錄《道德經》(31)玄德章第十

西元二○○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       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《原文》

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?愛民治國,能無為乎?天門開闔,能無雌乎?明白四達,能無知乎?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
《心儒慈語》

  「愛民治國」是什麼?就是使眾生改毛病、去脾氣,也就是儒家外王的功夫;治理這個國家,愛天下的一切眾生,然後幫助眾生去除脾氣、毛病,使人人都能夠達到聖賢之境界。「能無為乎?」你想要使天下眾生達到這個境界,你「能無為乎?」你能夠不使用一些智巧,能夠不需要有所作為嗎?老子意思是說,你想要讓世間達到「愛民治國」的這個理想,讓人人都能夠去掉脾氣、毛病,讓眾生都能夠得救,但是你能夠不行使一些善巧方便的方法嗎?老子有打一個問號。

  「天門開闔,能無雌乎?」「天門」指什麼?就是之前講的「玄牝之門」,一切造化的道理,但是把它回歸到人的身上是什麼?指人心樞紐的地方,也就是我們玄關竅的地方,我們生死門戶的地方。這個地方的「開闔」,「開闔」意思是什麼?人的「動」跟「靜」,「開」就是人的心在動念,衍生各種的起心動念、脾氣、毛病,種種的一些心念;「闔」就是這些念頭都停止了。

  「天門開闔」就是我們本心作用的時候,作用了就是「」,然後不作用了,雜思雜念沒有了,就是「」;意思就是說,人心以及萬緣放下,然後內斂寂靜,迴光返照,反觀自照的功夫。「天門開闔」指的就是我們反觀自照的功夫,是把你的心反觀到哪裡?你的良知良能本心當中,讓你的心不落入分別、對待、雜思雜念的妄想之念當中。但是老子後來又講「能無雌乎?」,意思是當你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,你真的能夠修到安靜自然之道了嗎?真的能夠完全修到率性而為之了嗎?真的沒有人心、我相的束縛了嗎? 

  「明白四達,能無知乎?」「」就是心裡面光明慧光,智慧的朗現。什麼叫「智慧的朗現」?一般的人,心是渾噩的,不知道人生該往哪裡去,所以他們的人生都很徬徨跟困惑;但是這個「」,是表示你心裡面有智慧,就好比在黑暗當中,你心中的太陽出現了,指引我們往光明的方向去走。「明白」的「」表示是什麼?

當你內光慧照的時候,你的心性清明的時候,這個「」就表示你心的本體素存,就是你自性的作用、本性的作用,光明了我們的自性、我們的本性,不再黑暗了,所以就白了。這個「」就表示我們的自性展露了。 

  「四達」表示什麼?就是通達無礙。「明白四達」的意思是指我們的本性圓融清明、通達無礙。什麼叫「通達無礙」?不被人心、我相、執著之心念阻礙,我們的本心不被這些人心阻礙,然後能夠達到一個至善至真的境界。但是「能無知乎?」這個「」是什麼?自己自我的假知假見,就是我相、我執的一個自我框框,自以為是的一個觀念。就是說我們讀了太多書,我們從小時候到現在,我們的心念接收太多的灌輸,外面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灌輸你很多不正確的觀念,甚至你自己既有觀念的知障(知識的知,障礙的障)。

  所以這句話是說,雖然你已經達到這個境界「明白四達」,你的自性圓通、無礙障,不受這些人心、我執所障礙,達到至善的境界的時候,但是你是否真的已經達到圓融清明,一切以天心應事,沒有半點你自己的人心、我執、知識的自我成見的一個表現嗎?真的能夠這樣子嗎?老子在前面這幾句講了一個很重要的重點,今天只要你還是人,就不能認為你已經修為很好了,縱使達到很高的境界,你也不能自滿自誇,而是要強調一個謙卑、反省的心念。

  就像剛才講「載營魄抱一,專氣致柔,滌除玄覽,愛民治國,天門開闔,明白四達」,「載營魄抱一」就是說我們的本性時常抱守在真理真道的地方;做事時,我們的起心動念時時刻刻不離我們的本心。「專氣致柔」就是善於變化我們的氣質,專心一致的修煉我們的心性,去除掉脾氣、毛病。你們看有一些人酒色財氣一大堆,所以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氣質是怎麼樣?是非常膚淺的氣質。我們修煉者,專心一致的去除掉這些不好的習性跟脾氣、毛病,然後改變,努力讓自己的整個氣質達到最和諧、最柔和的境界。

  「滌除玄覽」就是將人心、我執、我相、執著於世間的一切形形相相,把它洗滌掉。你的心,把這一些形相、外在一切的執著洗掉,這裡面包涵什麼?對神佛、神鬼、佛魔…種種的境界,全部都放下。各位,如果今天南海古佛祂顯現夜叉相,然後來跟你講:吾乃南海古佛。你會不會接受祂?不會,因為我們執著南海古佛一定就是那個樣子嘛!可是各位,事實上不是的,誰說上天顯現不好的形相,就是不慈悲呢?南海古佛顯現這種不好的相,就是不慈悲呢?世間沒有一定絕對的。(下期續載)